在剑桥大学为期两周的寒假“全球化背景下的国际商业战略”访学项目中,我深刻体验到了国际顶尖学府的学术氛围和严谨的教学方式。这次的项目课程是围绕着全球化经济下的商业战略展开,涵盖了国际贸易、五力模型、企业竞争策略等内容。不同于国内的教学方式,剑桥大学的课堂更加注重师生之间的互动、批判性思维的培养以及小组成员的配合,每当提出新的问题时,教授不会直接给出标准答案,而是通过提问和案例分析引导学生自己更加深入地思考。在讨论全球化对企业的影响时,教授鼓励学生从不同国家企业的角度分析各自的机遇和挑战。这种教学方式不仅拓宽了我的视野,也让我逐渐适应了以及更加熟练地用英语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由于项目时长只有两周,课程进度快且全英文授课,我在项目初期遇到了一些困难,尤其是要快速听懂理解教授讲解和积极参与课堂讨论。为了克服这些困难,我每天都会在课前预习新的知识,提前了解相关概念,并在课堂上认真做笔记,课后及时复习巩固,再向小组成员请教。与此同时,在日常的学习中,我积极参与小组讨论,与小组成员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看法,遇到不理解的问题时,还会主动向教授和助教请教。在这两周不断适应的过程中,我逐渐克服了语言障碍,提升了对商业战略的理解和提升了自己思考的能力,也锻炼了自己的相关经济学的学术英语能力。

在生活方面,我入住了剑桥大学的附近的酒店,房间整洁舒适,周围环境宁静,很适合学习和休息。酒店内部设施完善。饮食上,剑桥大学的食堂提供了较多的选择,既有英式传统餐点,也有其他国际美食,物美价廉。偶尔我也会和同学一起去超市购买食材,自己做饭。剑桥的交通十分便利,市区内主要依靠步行、自行车以及公交车出行,我基本和朋友步行,让我能够更自由地探索这座城市的美丽风景。在课余时间,我和朋友一起参观了国王学院、三一学院,欣赏了剑桥古老的建筑和感受到了浓厚的学术氛围。此外,我们还体验了剑桥最具特色的撑篙船,在康河上泛舟,感受这座城市独特的浪漫和宁静,也跟随着著名诗人徐志摩,“再别“一次康桥。这次访学不仅让我体验到了不同的生活方式,也让我结识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朋友,大家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分享彼此的文化,增进了理解和友谊。


短短两周的访学经历让我在学习上、生活上和文化适应能力方面都收获颇丰。在学习方面,我通过学习全球化经济战略,对国际经济格局、企业竞争策略以及政府政策的影响有了更深的认识,同时也提高了自己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如何更好地进行小组作业。在剑桥大学的课堂上,我意识到批判性思维的重要性,要学会用不同的视角去分析问题,并且要勇敢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在语言能力方面,我的学术英语水平有了很大提升,无论是听课、阅读文献,还是参与课堂讨论和论文写作,又或者是日常的交流中,都变得更加自信和从容。


在生活方面,我逐渐适应了跨文化环境,学会了如何更好地在多元文化的氛围中交流和合作。在与来自不同国家的同学相处时,我更加理解了不同的文化差异,并学会了尊重和包容不同的观点。这种跨文化交流的经历让我意识到,全球化不仅仅体现在经济方面,还更加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与此同时,在这次访学过程中,我也提升了自己的独立生活能力,从适应新的饮食习惯,到合理安排学习和出行,再到管理个人时间,我都在不断学习直至做到更好。

这次剑桥大学的访学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真正的学习不仅仅是知识的积累,更重要的是思维方式的改变。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我会更加注重培养批判性思维,勇敢表达我的观点,并尝试将跨学科的知识结合起来,拓宽自己的视野。这两周的学习经历,对我而言是一次非常宝贵的经历,不仅让我对经济学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也让我更加明确了未来的学习方向。总体而言,这次的访学项目不仅是一次学术上的提升,更是一场难忘的人生体验。我非常珍惜这段学习和生活的经历,并期待能够将所学的知识和积累来的经验运用到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为自己的人生道路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